超低温空气源热泵与普通空气源热泵的核心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运行工况
 超低温空气源热泵:具有较强的低温制热性能,通常采用喷气增焓技术,能经受住严寒气候的考验。其制热的运行范围通常为-25℃~21℃,能在-30℃的超低温工况下稳定制热运行,在-25℃的环境下能效比可达2.0以上。
 普通空气源热泵:机组运行的环境气温一般不能低于-5℃。一旦温度过低,压缩机容易出现故障,导致化霜困难、制热效果变差。普通空气源热泵在国际工况下的能效比通常在2.9~4.5之间,但在-5℃的环境下几乎已不能再使用。
二、应用范围
 超低温空气源热泵:一机多用,不仅能提供冬季采暖服务,还能同时供应生活热水及夏季制冷等服务,无论是家用还是商用均可以。
 普通空气源热泵:在南方生活热水供应领域应用得更多,在北方严寒地区的采暖应用中受限。
三、核心技术
超低温空气源热泵:应用了多种质优热泵技术,其中喷气增焓系统是由喷气增焓压缩机、喷气增焓技术、高效过冷却器组成的新型系统。通过优化中压段冷媒喷射技术,在压缩机回气不够时,喷射增焓支路会给压缩机补气,提高冷凝器的放热量,从而实现在极低温度下仍能正常制热。
 普通空气源热泵:主要基于逆卡诺循环原理进行制热和制冷,但在极低温度下,由于蒸发温度过低,蒸发量减少,导致压缩机回气量少,从而影响冷凝放热,制热效果受限。